事件概述
又是一年“六一”到,儿童产业悄然崛起。
经济导报记者采访发现,凡与儿童沾边的产业纷纷抢食“六一”商机,抢做“小消费者”的生意,不少商家更是打着“童心未泯,成人也要过儿童节”的噱头搞起了促销活动。
儿童产业崛起
“‘六一’了,送孩子什么礼物最有创意?”网友“爱如春风”本周一在微博的发言立刻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留言:送书、看场电影、买玩具和衣服、送个IPAD、来次亲子游,有孩一族们纷纷献计。
导报记者采访发现,“六一”儿童节来临,最火的莫过于与儿童相关的产业了:童装、玩具、图书、电影,甚至还有旅行、家具、摄影。
27日下午,导报记者走访一些商场发现,针对“六一”儿童节的小消费者,商场已早早地推出童装、玩具、儿童用品在内的买赠或特价活动,各大网站也都大打“六一”牌。“尽享快乐儿童节 、全场五折封顶”、“满199元减50元”、“‘六一’乐翻天”等促销活动名目繁多。
“现在京东、当当、卓越都在搞促销活动,买的多还送优惠券。刚从网上下单买了300多元钱的书,准备当做‘六一’的礼物送给孩子。”在媒体工作的刘真真28日告诉导报记者,其给10岁女儿的儿童节礼物已经选定了。
电影院也早早打出海报,争抢儿童目光。“今年儿童节期间将有3部儿童电影上映,《雨果》、《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》 两片都是真人电影,另有一部3D 动画片《神奇海盗团》。有时间的话准备带孩子去看一看。”市民周福荣刚在网上团购了电影票,为“六一”儿童节做准备。
旅游社则借“六一”儿童节3天小长假发力亲子游。
28日,导报记者从济南多家旅行社获悉,一些主打“亲子游”的产品纷纷上线,时间1-3天不等的“亲子游”线路受热捧。舜玉路上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张女士告诉导报记者,旅行社已经为“六一” 推出了包括“主题乐园”类线路、海滨游线路以及采摘游线路在内的亲子游线路。“一般‘六一’学校只放一天假,往年亲子游基本上搞不起来,今年正好与周末连起来,从上周末开始报名亲子游的明显增多。”张女士表示,主题乐园类线路很火。
刚刚报名参加“乐园游”的林先生说,儿子上一年级了,“六一”刚好赶上周末,就报了个乐园游。他准备“六一”节期间带孩子到省内的各大游乐园玩个够。
儿童摄影影楼也高打亲子牌,迎来了业绩上升的一个小高潮。“最近我们店推出了‘六一’儿童节拍摄特辑,专门针对儿童节的一系列套餐,价格优惠,很适合全家亲子照,目前已经有几十个家庭来预约拍照了。”位于泉城广场附近的一家儿童影楼经理李云霄告诉导报记者,为迎接“六一,” 他们推出了199元至799元不等的优惠套餐,可以拍摄儿童写真照、亲子照。
成人搭车儿童产业
除了童装、玩具、图书、电子产品等与儿童相关的产业买赠或是打折外,成人产品也纷纷搭车“六一”儿童节。“虽然身体长大了,但童心还在,还要过一回儿童节。”临近“六一”,一些早已成年的青年人纷纷在网上讨论如何趁机过把儿童节的瘾。
“童心与年龄无关,我们也要过儿童节。”淘宝网上的促销广告颇为吸引人。创意礼品产业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大好的机会,一些网店里推出儿童节创意礼品。导报记者在一家网店里看到,一款标着成人儿童节礼物的创意阳光罐月成交量达到2318件,特别是近一周来成交量达到近千件。“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,总幻想将阳光装进罐子,夜晚再拿出来绽放光芒,阳光罐子让你梦想成真。”煽情的话语吸引了不少购买者。一些成年人记忆中的铁皮青蛙、万花筒、玻璃球、海魂衫、红领巾也在网上热卖。
位于英雄山路上的一家歌厅还打着“‘六一’来K 歌”的招牌来吸引消费者。“每年‘六一’,店里的生意都会特别好。”该歌厅一位服务员告诉导报记者。山东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小朱告诉导报记者,自己班里十几个同学准备“六一”晚上去“K”歌,以此来找回童心。
模拟题1
对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儿童经济热,你怎么看?
参考解析
当前,社会上确实存在儿童经济热的问题,尤其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以后,掀起了儿童经济的热潮,父母投资于儿童上面的花费持续加大,儿童经济热的产生也不是空穴来风,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,人民群众收入大幅增加,民众有钱开始关注消费,关注孩子的成长,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动内需,促进消费的作用,催生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比如亲子游,购物,餐饮等。尤其是平常上班很忙的父母们,可以在五一这样的假期陪陪子女。
儿童经济热的产生是有一定的渊源的,随着我们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执行,大多数家庭都走向了421结构,多个老人围绕着一个孩子,孩子自然成为了心头肉。所以,催生了儿童经济的火热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,儿童经济开始出现了不理性的现象,相比于儿童经济热我们还需要冷思考。
首先儿童经济热容易助长相互攀比不正之风,儿童之间,家长之间相互攀比,,不利于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;另外,还有可能使孩子形成以“我”为中心的错误观念和父母为“我”操劳是天经地义的想法。 不利于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,尤其是对孩子的娇生惯养,容易助长孩子的娇惯心理。其次,也会加重家长的负担,家长为了儿童的面子,不惜花费重金,甚至超过了消费水平,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家长的负担。
对于假期,我认为家长应该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来表达对子女的爱,比如父母可以,多花时间陪陪孩子去公园,体验亲子欢乐,也可以带着孩子去野外,放开怀抱接触大自然,也可以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,领略知识的芳香。而不是仅仅把对孩子的爱理解为给孩子多少物质财富。更应该利用假期的时间,更多陪陪孩子,利用这个机会,去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。孩子需要的可能就是家长的陪伴。